周边城市 关注微信

湖北服饰圈

汉服正出圈:宋朝审美大热2020

[复制链接]

2022-5-1 15:32:04 2082 0

半岛落枫 发表于 2022-5-1 15:32:04 |阅读模式

半岛落枫 楼主

2022-5-1 15:32:04

第一个把汉服穿上街的年轻人王乐天或许没有想到,十七年后,中国大大小小城市街头,那些穿着汉服的年轻人,已经不再引人注目。 穿汉服的人不再是概念上的“同好”“同袍”,而成为了你熟悉的身份: 室友、朋友和乃至身边的熟人。  

随着汉服消费群体的扩大、汉服爱好者边界的模糊,过去汉服所面临的种种争议已成为过去式,它不再是少数派表达主张的符号,而是走向承载着美好情感的当代服饰。  

   

在今年这一连串的变化中,我们多少能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:一套宋制汉服“此间春色”上架两小时创造的30万订单成交记录;一部以宋代群臣帝王为故事背景的电视剧《清平乐》热播,一场以“宋风雅韵”为主题的国丝汉服节在微博上带动了“宋潮style”的话题讨论。在这些线索的背后,是一群年轻人身体力行的寻找当代青年审美意识的探索过程。  

一、宋制汉服:一场酝酿已久的“破圈”风暴  

大概在一个月前,一个以种草社区为主打功能的花夏APP正在积极地邀请汉服爱好者们在APP上发布汉服种草清单,负责运营的凡心却看到,很多用户不约而同地提交了宋制汉服的种草安利。  

重回汉唐的感知要更早一些,工作人员从品牌的销售数据来看,宋制汉服的浏览量、售卖速度整体都在走高,这让重回汉唐很快进行了策略调整,今年把工期投入到宋制汉服的设计与制作中。  

无独有偶,簪花阁的主理人小乔最近也发现,一些旧款宋制也逐渐多了一些询问的人,很多成交的单子都是在短暂的时间内成交的,而作为一家以宋制汉服见长的工作室,这似乎是簪花阁迎来的一个爆发期。  

这不是汉服第一次大面积流行,作为一个糅合了中国历朝历代服装风格的复合概念,汉服在诞生之初,就对于汉服的“形制”有过数次探讨与争论。起初那些夹杂着对王朝盛世幻想,又在形制上有不小争议的汉服,早已成为了“时代的眼泪”,以齐胸襦裙为代表的唐制汉服,在美感上一骑绝尘,一度出现在各大景区、古建筑中,定格为汉服爱好者的写真纪念照片,而复杂的穿着方法也限制了日常活动。  

如果把从两年前开始被提及的“大明少女”、“大明贵妇”来看,汉服在日常性的能量乍现微光。这种颇似百褶裙的“马面裙”,为汉服爱好者提供了新的穿搭思路,同时明制汉服明显有品质和功能的优势,降低了汉服穿着门槛,一下子涌入了更多爱好者。  

尽管小乔对自家作品的爆发态度颇为理性,但是整个市场却已经开始变得狂热起来。于是,一场空前绝后的“秒杀”出现在了网络上:  

一套由汉服品牌兰若庭上架的宋制汉服“此间春色”全套售价不过150元,却在上架两个小时内卖出了35万件, 当我点进销售页面的时候, 最新的发货时间已经排到了今年 十二月九日,销量数字还在不断扩大,有人戏称”此间春色已成此间秋色”、“2020年最火的裙子”。  

此外,在一份2019年发布的数据中,因为影视剧的热播,宋制汉服成交人数同比上涨1172%,宋制汉服成交金额同比上涨932%。  

最瞩目的是这两年相继成为爆款的电视剧,从去年的《知否》《鹤唳华亭》到还在播出的《清平乐》,这些或多或少以宋代为背景的影视剧,相继勾勒出了一个在心理上有所距离的宋代王朝的剪影。  

而在此之前,关于宋代的影视剧展现寥寥可数,占据了主流视野的大多以清宫戏、架空为主,在经典影视剧上也有《大明王朝》《康熙王朝》等作品,很多人对于宋代的印象,还只停留在教科书上的描述。  

不少人对于宋朝的印象开始疯狂扭转,在以宋仁宗赵祯为一生为主线的《清平乐》中,前五集就以浸入式的描述展开了一副宋朝的风情画卷。一头是朝堂宫廷上的优雅,充满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构图,帝王皇后用“飞白书”传情,朝堂上各路文豪贤臣济济一堂,而另一头,是那个生机勃勃、市井繁华的生活宋朝,勾栏瓦肆在夜晚演艺繁多,茶坊、酒楼中藏着舌尖上的宋人饮食秘方,尤其是语文书“天团”的出现,晏殊、范仲淹、苏舜钦等人的出场,折射出一个集风流、优雅和市井之气的立面宋朝。  

二、汉服商家:试验古典文化当代诠释的最优解  

是谁推动了这场汉服审美?原因有很多,从汉服的产品上来看,汉服商家们无疑是背后最大的推手。关于宋朝的想象力正在服装上产生反应,当唐制汉服、明制汉服大行其道的时候,宋制汉服还仅限于简单的宋制单品搭配组合出售形式,具有产品开发设计能力的商家,显然注意到了宋制汉服的空间,也衍生出了一系列对于宋制汉服的花式诠释。  

“宋朝本来就是一个宝藏的朝代”,听月说。“听月小筑”,这个四年前成立于悉尼的汉服品牌,走得慢而独立。在第一款“柳如是”汉服作品诞生后,听月也过上了颇为奔波的生活。“澳洲离祖国8000多公里,每次长达12小时的单程飞行,不断往返于悉尼、广东、浙江、重庆、四川,飞行记录创了我出国八年之最。”  

继“柳如是”后,听月延续着制作“仕女图鉴”的传统,这是一个围绕中华奇女子为主题的系列,也是听月小筑最知名的系列。去年,以词人李清照、词人朱淑贞为灵感的汉服面世后,听月后续还会以宋朝才女李师师为灵感进行创作设计。  

在这四年中,听月也明显感受到了汉服的流行风向标正在发生变化,“从仙女风的唐制到复原风,然后到明朝的华丽风,最后会回归到宋制的清雅,会有一个审美的圈”,听月认为,“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类型的宋制出现在大家眼前……很多人在深挖宋朝美学,(它)里面包含着非常多的禅意,(有)很高级的质感在里面。”  

小乔认为,宋制汉服的流行将会让更多人成为细节控,面料、纹理、刺绣,这些包含着东方审美和质地的服饰元素,将会以商品化的形式呈现在市场上。  

“高级、优雅、简约”,小乔用三个词语概括了她对宋制汉服的欣赏。作为美院出身的设计师小乔,很早就喜欢上汉服,从2015年起,这个代表着小乔对汉服审美理解的工作室簪花阁成立,客户群体也相当稳定。  

小乔是抱着艺术梦进的美院,在她眼中,西方人对于服装的态度十分清晰,高级的审美应用于礼服范畴,工艺、材料的价值直接跟出席场合对应, 往往都是礼服,而礼服能穿着的场合就很少,而东方人不同,东方人所推崇的极简主义审美可以放进日常的衣服中,所谓衣品,是东方美的日常外化体现。  

小乔开始摸索设计以宋制为主的汉服。这个一贯以宋制汉服见长的汉服品牌,迎来了宋制汉服流行的春天。在《清平乐》开始播的时候,簪花阁的一款旧款宋制和剧中的“张贵妃”角色“撞了款”,而这恰恰也就是说明了小乔对于宋制汉服爆红的态度,与其说是汉服的某种形制在流行,不如说是一种优雅的宋式审美正为更多人所看见。  

这样也会反而带动着这些设计师投入更大的热情去探索宋制,“宋制是一种高级美,把这个审美高度做下去,一定能发展出很极致的东方美”,她说,“这个风格我们可以探索一辈子。”  

就拿宋制褙子来说,现在的褙子已经不限于纯色,而在衣缘上以绣花印花装饰,这样的褙子很适合穿在最外层,里面也可以叠穿不同褙子,显得很有搭配上的趣味。而下裙也不仅限于宋裤的形式,现在大热的百迭裙,由于裙褶细碎,走动时裙褶会随着风摇曳,显得十分优雅。  

“重回汉唐”的晶晶认为宋制的流行就是一种空间的扩大,“我们更愿意看到汉服的百花齐放。越多款式,越多形制才是最好的推广。”  

三、挖掘宝藏宋朝:我们是复兴,而不是复古  

在反反复复出现的宋代风格中,我们不禁要问:这个被很多人印象中“积贫积弱”的宝藏朝代,究竟留给了如今的我们什么样的遗产。  

说到极简,很多人会想到北欧风格,想到日本的禅意,然而最早的极简风出自于宋代。最经典的是宋代汝瓷。当时宋徽宗一句“雨过天青云破处”,让宋瓷留下了清新与拙朴的雨过天青色。宋代瓷器上的釉色与冰裂纹开片,至今显示出独树一帜的美学风格。一位收藏家麦浦泰认为,宋代艺术的沉静、简淡,跟当代艺术的简约不谋而合。  

可以说,宋代的背后是一座艺术的富矿,这里凝聚着过去中国人对审美的极致探索,在当代社会极速转型下,超级都市化的建设,让物质变得空前便利发达的同时,我们也不妨扭过头看看宋代的中国人又是如何建设我们内心的“超级花园”,寻找文化上的自尊。  

翾儿(高静)的工作让她深入了解了这个神秘的朝代。作为影视剧的礼仪指导,翾儿在这两年陆续参与了不少以宋朝为背景的影视剧项目。这几年,随着内地电视剧工业的崛起,影视剧越发重视对服化道的精良制作。  

在她参与的影视剧《鹤唳华亭》中,翾儿和她的礼仪组工作伙伴将一场皇后册封仪式做到了高度还原,“大臣穿着朝服(一种红色的衣裳制的大礼服)在外朝的宫殿前序立,前来恭贺,并恭候皇帝临轩发册(国家型大礼仪),皇后此时不会出现在外朝,而是在皇宫的内廷她穿着华丽的袆衣(三翟之首,中国古代后妃最高级别的礼服),在命妇面前接受朝贺”。  

在大礼仪上还会使用到编钟等大型乐器,这些细腻的展现是美术、礼仪、服装等剧组里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彼此配合的结果。这是宋代庄严、华美的一面,同时,宋朝也有日常的、活泼的、素雅的一面,翾儿认为这是一种华夏审美,“提倡人与自然的亲切”。  

“不要试图站在古代人的视角,去思考古代的衣服应该怎么做,而是要试想一个宋代的设计师来到了现在,他会如何考虑服装的设计。  

去年秋天,汉服品牌“瑶光”成立,创始人笑闻始终带着这样的一种假设寻找着汉服的表达。“瑶光”的背后是一群年轻人更大的野心,这个名字是团队讨论了很久敲定的,根据笑闻解释,瑶光是北斗七星的第七颗星,它象征着一种创新的力量,“我们可以靠这种力量往前走。”  

笑闻和他的伙伴始终在跟踪着宋代服饰的研究细节,并在其基础上设计制作宋制汉服。而这一季的新品,作为和中国丝绸博物馆的联名款在这一届“国丝汉服节”上首次露面。  

团队折腾了好几个月,寻找当代人心目中的“宋风雅韵”。这个过程需要很坚定的思考。团队需要进入古代服饰研究的领域,将这些发现沉淀为一种内在的宋制审美语言,然后将这种审美通过结合当下的技术、生产能力,给出最优的解决方案。  

笑闻认为,汉服品牌面对的是未来,而不是过去,我们要有自己的个性、自己的主张,否则“汉服无法成就一个独立品牌,只是一个品类”。工艺与设计的全面提升,无疑增加了“瑶光”的成本,这些动作的起点是相信未来年轻人的选择,相信审美的自然引力,这个过程有点冒险,但绝对值得。  

四、“后浪”的穿衣观:选择宋制汉服,是在选择一种日常的优雅  

从这些为宋制汉服买单的消费者来看,宋制汉服确实具备了突破过去汉服穿着场景单一的尴尬。  

翾儿告诉我,据说,宋代褙子起源于底层劳动人民,这种可窄可宽,可长可短的服装,很适合把袖子挽起来劳作,后来,褙子以不分阶层、超越人群的流行,受到了上至后妃命妇,下至婢女歌妓的宋代女性的喜爱,同时,褙子以轻薄、亲肤的面料,能够方便日常生活的种种场景,因此得到了宋代大面积的流行。  

让我们回到“此间春色”的抢购那一天。当天中午12点,几十万人蹲守在手机前拼手速下单。在这些下单的ID背后,也有一位在读大学生灵洸。  

灵洸参加过第一届中国华服日,和很多年轻的女孩一样,灵光最近“蹲了几个超白菜(价)的宋制”,同样,她也把目标放在了“此间春色”上。  

对于灵洸来说,之前的明制、唐制都是大裙子,到了夏季穿起来容易热,而宋制汉服的袖子是直袖、飞机袖,“走起来的,特别飒”。  

灵洸说,旋裙的流行也为汉服转变成常服找到了一个结合点,这种穿起来有点像包臀裙的裙子,显得既日常又具有汉服的正统感,又很适合夏天,总之“穿上就是漂亮妹妹”。  

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先生曾在《华夏边缘》中提出一种理解角度,发生在我们身上的,也曾经发生在古人身上,族群的记忆、感受是共通的。宋代留下的艺术与美不会消失,过去的文献、诗词与人物故事,会成为集体记忆中隐秘的部分,在当下的社会变迁中再度返回,被赋予新的诠释,成为凝聚美与认同的集体情感。  

尽管在灵洸的心中,那种感受还是模糊的。“也许……我不是一个太浪漫的人”,灵洸觉得那些东西离她还是有点距离,不过她做过一阵子西安博物院的志愿讲解,也会跟室友一起泡茶,“感觉有时候做一些这样的事情,会让生活慢下来。”  

情感的奔涌将会借助在一件传达美的服饰上再现,只是需要一个“灵魂时刻”。翾儿给出了一种假设,“如果某天,她穿着宋制背《岳阳楼记》呢?”  

不论如何,宋制汉服的流行至少传达了一个有力的信号,汉服不再是一个小群体内的狂欢,而是以更具产品竞争力、商业价值的形态,为更多人所看见、所拥抱。在两者互相接纳的过程中,它也成为了一个凝结着传统情感的介质,启发着年轻人进行更深入的思索:  

当代青年对于服装的选择,不再是基于功能、市场营销错觉,而是因为“我喜欢”“我心动”。这种本能的心动背后,是每个人的中国式审美在悸动。  

时间会带来新的可能,一股中国本土化的古典美学、一个新的美学框架,可能就在不远的未来形成。在这些期待中,宋制汉服的流行,仅仅只是一个开头。小乔也对此很有信心,“我相信,我们的审美会一代比一代好。”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